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,作为大众传媒的期刊也在发展,其主要特征是:期刊种类的总数成倍扩大,由改革开放以前的寥若晨星到现在的山花烂熳,遍布大街小巷,书刊报亭琳琅满目,可谓一派繁荣景象。然而,在光明的现象背后,却显出期刊的许多危机。截止到1997年,我国共有期刊8135种;社科类占48%,科技类占52%,总印数23.1亿册。调查表明,我国读者对期刊需求量在20亿册左右。但真正一流的期刊不多,有效供给不足。另据调查,期刊每期发行量在500册以下217种占2.7%、1千册-1万册之间5122种,占64.7%,1万册-10万册以下的2071种,占26.1%,10万册以上509种,占6.7%,超过1百万册以上只有约20家。1997年期刊的广告收入不超过1亿元。仅占报纸的10%。期刊中广告超过千万元的不超过10家。能够赢利的1538家,占总数的19.4%,亏损的3000余家,占总数的41.4%,持平的230家,占总数的29.1%。这组数字表明,期刊形式严峻,不容乐观。造成此种情况虽然原因复杂,但旧体制还在束缚,新理念仍未开通。许多杂志社既缺乏走向市场的资金,又缺乏懂得市场的人才,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。
当今办刊需要什么样的人呢?笔者以为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:一、懂得刊物自身规律及各种媒体的属性,就如同报纸和期刊各有特点,也有共性,必须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特长,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。二、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,又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,圈内不少人似乎觉得办刊不需要什么理论,只要去实践就行了。组稿、编稿、制版、印刷、发行的操作,用不了几天就一目了然。其实不然,只有认真研究刊物内在的客观规律,分析透彻刊物存在价值,发展趋式,共性和个性的配比,超前的预见性和及时适应客观的生存条件,把诸多因素上升浓缩为精辟的理论,才能指导实践,并行之有效。三、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。四、良好的敬业精神。五、了解熟悉市场,并懂得基本的市场操作。这之中要强调的是期刊决策者的精明和理智,冷静和把握机遇的能力。如果,决策者只是以往计划经济中的那些名义上的老总,他们的观念,办刊思想依然是旧的模式,根本适应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,那么,下面的人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。这就印证了毛泽东同志那句名言:政治路线确定之后,干部就是决定因素。
刊物的主体是内客,设计和包装是为内容服务的。闲谈中,朋友说:“一本刊物没有吸引读者的文章,内容不丰富,可读性不强,外观包装再漂亮,也不可能长久地吸引读者。充其量仅是绣花枕头,摆摆行头而已。”内容是刊物成败的关键,这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。内容的枯萎,是刊物死亡的前兆。内容的好坏应在两个方面下功夫,一是迎合读者,很多编辑自说自唱,根据自己的好恶,编完就完,这既是对刊物不负责,也是对读者不负责。二是要引导读者,通过有效的编辑手段和技巧,使读者逐渐接受和适应文章的内容。感受其内涵和张力,使之得到美的熏陶,智慧的启迪,心灵的慰藉,从中受到教益,增强信心。当然这二方面的把握都不容易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
刊物要定位准确合理,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读者群,不断扩充自己的队伍。这就要求刊物形象鲜明,内容新颖,个性突出。一味跟着别人后面跑,抄袭、重复、克隆,既是对资源和财力的浪费,也是没有出路的。刊物的特色从何而来,一方面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教训所产生的反思。靠敏锐的视觉去观察和揣摩读者群中当前最引起关注的话题,最想了解的事件,最爱倾听的故事,最需知道的信息。只有贴近读者,使之想法与你吻合,你才能对症下药,一箭中的。另一方面是了解市场,熟悉市场,时刻掌握市场的动向。做到长计划、短安排。每出一期,都要做到心中有数,并预计到下期乃至下下期,哪些是读者需要看的,哪些是要花大力气策划制作的卖点文章。人们下棋常说,走一步,看二步,想三步,步步为营。编采人员的预见性和超前意识是期刊长胜不衰的保证。有人问《南风窗》办刊的密诀,他称曾在上海徒步走了50个报刊,了解发行情况,走坏了一双皮鞋。特色鲜明的期刊从外表到内核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,以便于读者首先在众多的书报栏中一眼就能看到你的与众不同。这个瞬间非常之短,需要美编人员独具匠心的设计、以极具个性的广告语言,来留住读者的目光。接下来便是叫得响的标题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来支撑,使读者自觉自愿地认可。期刊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创出了牌子,想改也难。如贵州茅台就是一例。这大是名牌精品效应。广泛了解市场是编采人员制作期刊内容的依据。我曾参加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,到会的诸公既不是大牌评论家和教授,也不是某报社和电台的主笔和“枪手”,而是一批最基层的报摊主,由于他们很少参加这种被奉为上宾的座谈会,他们感动有加,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知道的“第一线”信息反馈给编辑部,这种真实的、可信的第一手材料使编辑部对所发稿件心中有底,自然收效良好。当然信息的反馈需要去粗取精,摒弃糟粕,化腐朽为神奇。
期刊的赢利主要是看发行量,一般来说,发行量越大,赢利越多。前面提到的“三九”集团耗巨资建立的发行网也是基于此点考虑,正是由于他们了解市场,懂得市场的营销,他们才敢接手参与杂志的操作。但是他们并不插手编辑事务,他们通常只会提供给编辑来自市场前沿的信息,哪些封面文章好看,哪些选题重要等。完全是在市场层面上干预版面。一批了解市场,懂得市场的发行人员是搞好刊物的又一关键所在。当然编辑和发行这两者之间,必须密切配合,环环相扣。国外,一些有实力的媒体,他们并不看重期刊本身在短时间所得到的利益,而是看重抢占市场的份额,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这本杂志,让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这本杂志。当足够的人知道了,了解了这本杂志,你的另一个机会就会来到。广告客户的出现给你带来新的效益,他们会找上门来,与你探讨广告的版面和价格。港台以及国外很多杂志自身并不赚钱,倒不是因为他们的发行量不够大,而是他们的投入太高。比如说,纸张和印刷的高档,比如说,抢独家新闻所花费的稿酬,比如说,拍某位名人所需要经费等等。如此大的开销,仅靠发行量本身是很难赚钱的。但他们为什么能长胜不衰,你只要翻翻这些杂志就不难明白,那印刷精美、设计高雅的广告,少则十页二十页,多则上百页地夹插在书里书外。这就是效益,这就是杂志社赖以生存的第二供给。现在很多杂志社专门请人拉广告,包括托朋友开后门,高额回扣,形式不胜枚举,但效果并不理想,这就是打铁先得自身硬,杂志办得不好,哪有广告商上门,商人是需通过杂志的发行来扩大自身的影响,从而推销出更多产品。据了解国内发行量超百万的杂志社广告部每天顾客盈门,有的甚至为多登一个版,早登一个版争执不休,有的购力小的广告客户甚至被挤到队伍之尾,以至有的排到第二年才见刊的也不少见。即便这样,他们还是不愿在发行量少的刊物上登载厂告,哪怕是出少钱登大版,哪怕是朋友说情。总归一条,花钱就要见效益,这是再朴素不过的道理了。这就使业内人士新悟出一个道理:杂志不光要办给领导看、读者看,还要办给商人看、办给企业看。并且要办出彩来,只有这样广告客户就会向你发出微笑。
期刊业的不景气已有时日,可是当一批老面孔消失了,一批新的面孔又会迎着朝阳流行在大街小巷,这就是新陈代谢吧,也可以说是社会的必然。